- · 《生命科学仪器》编辑部[10/30]
- · 《生命科学仪器》杂志社[10/30]
- · 《生命科学仪器》期刊栏[10/30]
- · 《生命科学仪器》数据库[10/30]
- · 《生命科学仪器》投稿方[10/30]
- · 生命科学仪器版面费是多[10/30]
地外生命真的存在吗?美国科学家做出解答,我国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从广义上讲,生命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,另外就是其它的一些对生物有用的元素和分子。最近,科学家们在金星系发现其中一种叫做膦成分,可能是某种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,这将是地
从广义上讲,生命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,另外就是其它的一些对生物有用的元素和分子。最近,科学家们在金星系发现其中一种叫做膦成分,可能是某种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,这将是地外生物存在的一种可能迹象。那么,除此之外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地外地点是哪里呢?伯明翰大学太空科学博士后研究员,加里斯·多里安,在9月22日的“国家利益”网上为我们做出了解答。
首先就是我们所熟知的,火星。火星,作为最像地球的星球之一,一昼夜24.5小时。南北两极的冰盖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膨胀和收缩,并且大量的地表特征的成型时间,都可追溯到地球的某一历史时期。
我们在火星大气中检测到,冰盖下方存在的湖泊和湖泊当中的甲烷,这些特征使得火星成为具备一定生命体征可能的候选者。甲烷能够通过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,但是,暂时没有实际证据证明,火星上的甲烷的具体来源。
参考地球形成生命的条件,包括温度和水源以及一系列有机物质。火星上的稀薄干燥的大气层几乎全部由二氧化碳组成,这使之能够抵御一部分的太阳光和其它宇宙射线的辐射,从这一角度来说,火星上还是有可能存在生命的。
在对火星生命探测的人类进程中,我国科学家也在披星戴月地进行相关研究。“中新网”9月21日报道,我国首例火星探测器“天问一号”,在4台120N发动机同时做工20秒的帮助下,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修正,120N发动机的实操性得到检验。
截至目前,“天问一号”飞行已满60天,飞过的路径约为1.6亿公里,各项指标状态良好,通讯正常,已离开地球直线距离约1900万千米。后续还将进行数次中途修正,将在数月后飞抵火星附近,沿着火星引力进入环火轨道后,开始进行着陆准备及相关探测工作。
其次,就是伽利略1610年发现的,欧罗巴卫星,是属于木星的“月亮”之一。比地球的月亮体积稍小,绕土星一周仅需3天半的时间。正如我们曾对月球报以存在生命的幻想,欧罗巴因其表面大气成分主要由氧气组成,而且地表是太阳系中最为光滑的已知固体物,是一层浩瀚的水冰,从而被认为地下可能存在生物的海洋,科学家猜测,其深度可能超过100公里。
此外,就是土卫二和土卫六。其中土卫二的情况和欧罗巴相近,区别在于表面有冰雪覆盖,南极附近存在巨大的间歇泉,而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可居住的星球。这些间歇泉当中不仅检测到水,而且检测到一系列的有机分子。且地下被认为可提供生命所需要的化学物质和能源。
而土卫六作为土星最大卫星、同时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大气充沛的卫星。大气呈橙色雾霾状,包含复杂有机分子,以及能够形成水的甲烷大气系统,能够产生季节性降水,拥有干旱期和风蚀形成的沙丘地表。
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所含有的元素是氮。在生物学中,氮,是构成了所有已知生命形式主要成分--蛋白质--的重要化学元素。而土卫六经雷达观测发现,在河流湖泊当中广泛存在液态甲烷和乙烷,还有冰晶烷存在的可能,这表明土卫六也有着丰富的地下液态水储备。
实际上人们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已持续多年,除了火星探测器等天文仪器,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开孔射电望远镜“天眼”(FAST),以及世界第二大单碟光圈,仅次于俄罗斯“科学”-600射电天文望远镜。
“天眼”于2016年9月首次亮相,今年1月11日完全投入使用,4月即探测到85亿年前的快速射电暴信号。据“人民网”科技版面9月22日消息,这一国之重器喜获进展。经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,我国研究员孙京海开发出了一套新的优化系统,“天眼”馈源舱的移动精度最高达到6毫米,优于精度的一般标准,10毫米。
孙京海表示,“天眼”的作用正在逐步凸显,这是众望所归的成果。但我们并不满足于这一成绩,对于设备可靠性、非观测时间、观测效率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追求。中国科技追梦之路正在前进,“天眼”与我们同行。(猫爪)
文章来源:《生命科学仪器》 网址: http://www.smkxyq.cn/zonghexinwen/2020/1106/358.html